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介绍 > 组织架构设置及公司治理情况

图片.png

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公司内部分为技术和业务两大板块,技术部由评级总监负责,设置了评级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工商企业部和公共事业部,业务部由副总经理负责,设置了业务发展部、综合管理部、财务部、合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信息技术部等部门,并制定了完备的信用评级和内部管理制度。具体情况如下:
(一) 加强公司评级业务流程管理,提高评级报告质量,防范业务风险
1、 制定评级报告质量控制制度,涵盖评级业务的全部流程,要求评级部门和评级人员严格遵守。
2、 公司评级报告审核严格执行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评级总监三级审核制度。
3、 公司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业务部门之间避免评级业务部门的人员、业务、档案等方面的相互交叉。
4、 加强客户调查函、重点建设工程取证、审计报告保留意见询证等尽职调查的义务,严格完成评级环节中的每项核实记录。
5、 要求评级部门和评级人员在整个业务流程中严格按照风控制度、信息采集和处理制度、信息安全防控措施,业务资料保管制度等执行,严格遵循不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基本原则,对主体进行信息采集、整理、加工、公布。
(二)加强公司评级业务档案管理,严格防范信息失密或泄密,维护客户及公司合法权益
1、 公司档案实行集中管理制度,由行政管理部统一编号、立卷与归档保存。
2、 设立专门档案柜,建立档案的保密等级、查询检索、浏览阅读、分级查阅与借阅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与完整性。
3、 公司各部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归档文件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定期交行政管理部集中管理,任何人不得拒绝归档或将档案私藏、隐藏、据为己有。
4、 评级报告、项目研究成果等相关资料,应在项目完成1周内,由部门负责人向行政管理部提交书面和电子文档。
5、 盖有公司公章的合同,应在合同正式生效之日前,由部门负责人提交行政管理部存档。
6、 图片、录音、录像及其他具有保留价值的文档,以一个月为单位统一上报,在每月初的五号之前,由各部门提交到行政部存档。7、档案管理专员应定期对案卷进行整理,使之厚度适宜,对每一案卷,书写字迹工整之标题。
8、行政部每年对所有档案进行一次清理,及时清除销毁超保密期限和有效期的文档,对破损和褪色的材料进行修补和复制,以延长档案的寿命,维护档案安全,并做好档案的防潮、防虫蛀等工作。
9、凡需使用档案者,均需填写文件调阅单,依据调阅权限和档案密级,经各级领导签批后方能调阅,一般在档案保管区内阅看,期限不超过一天,防止档案失密或泄密。
10、对档案造成损坏、涂改、私藏、隐匿、伪造、盗窃等直接责任者,依法依规进行严格处理。
(三)加强对评级人员的管理,强化保密意识。
1、信用评级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信用评级工作秩序及相关技术规范,按时保质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业务。
2、评级业务由公司统一接受委托,未经公司允许,评级人员不得在其他公司兼职。
3、评级人员不得接受受评企业的礼品和特殊招待,也不得向评级企业提出任何涉及个人利益的要求。
4、评级人员不得向评级委员会提供受评企业虚假信息,不得协同受评企业隐瞒,篡改重要事实信息。
5、所有评级人员都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评级人员在履职期间或离职后一年内对受评企业的评级资料负有保密责任。
公司成立以来,本着“为客户创造信用价值”的理念,充分吸收了国际先进的评级技术,研究开发的评级方法体系和评级标准适合中国市场特点和信用环境,公司秉承“公平、客观、独立 ”的核心理念,发展步伐迅速而稳健,以专业精湛、合作紧密的服务模式,评级结果客观、独立,充分地展现了被评级单位对象的信用能力,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